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誤人誤己的慧律法師


請大家去看聖一老和尚如何解?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

將住到山上去!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誤人誤己的慧律法師
胡亂解六祖壇經中的經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再看看宗門祖師人家如何解?
請不要告訴我這句!

常不輕菩薩:「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不是阿狗阿貓都可以隨便上法座說法的!

六結是動、靜、根、覺、空、滅

動、靜是器世界(第五、第六個結)
根是五根(第四個結)
覺是六識第三個結
空是第七識(第二個結)
滅則是阿賴耶識(第一個結)

「即時十方佛世界六種震動」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就是六種震動!


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阿秋法王慈悲開示

在山洞中閉關苦修43年的阿秋法王慈悲開示

阿秋法王由於此生四十三年山洞中的閉關苦修,現世已證得了阿彌陀佛的法身,觀世音菩薩的報身,蓮華生大師的化身的功德,依照《大鄔金授記》,喇嘛仁波切將在現世使數十萬眾生獲得往生淨土的因緣。願與一切眾生同獲此幸!
阿秋喇嘛說: 修行者會逐漸生起三種障礙解脫的過失:首先,會將所學習到的知識當做自己譴責他人的資本,反而將信仰用來增加了自己伺察他人過失的習氣;其次,由於經常觀照到他人的不好而滋養對於自我的驕傲我慢;然後,又由於修行者內心充滿對於自我的執著而越修行越難以與法相應,並滋生許多煩惱與貪嗔癡了。修行的目的,即修好自己的內心並引發正確的行為以致於解脫。而當你流於越修越煩惱的弊端時,就要切切警醒自己是否遠離或尚未生起真正的慈悲心,並且要清楚地明白自己又為何不能解脫了。
阿秋喇嘛說:
一個真正的修行者絕不會只追求生命中好的層面而拒絕不好的層面。當你在相續中不斷修習自己的一切好供養眾生,眾生的一切壞願自己代受的自他相換時,將會淨除自己無始劫來無量的業力障礙。這樣做的話,即便此生不能究竟解脫,來生也會成為一個有智慧並具備救度眾生能力的人。一切好與不好都將成為自己對眾生產生更大更強烈的慈悲的泉源,而慈悲心會自然消除你對於自我的執著,這樣,你距離得見清淨本性的機會,還會遠嗎?
阿秋喇嘛說:
一個充滿慈悲的人,勢必會破除自己對一切好與壞,是與非的概念心的執著。因為當你遭遇到逆境與不幸時,出於慈悲你會欣然利用這種痛苦而發願說我今受此苦,眾生不復受,並以代受眾生的痛苦而為美事。
阿秋喇嘛說:
曾經有多少世間的國王與偉人,在活著時建立了自以為不朽的功勳與聲名,現如今他們與他們的受用權勢卻逝如塵埃了,了無痕跡。苦心建設於今生的種種世間追求後,可想而知短短幾十年後,你能得到什麼,又能留下什麼,並且失去了什麼。所以當你看到世間尊主們虛擲人生於滾滾紅塵的前車之履後,要放下對世間的追逐與執著,以為後鑑啊!
阿秋喇嘛說:
佛陀以其遍知的智慧而向我們證明並指出──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可悲的是眾生們出於對兒女(即我們)的疼愛而造下種種惡業而輾轉於輪迴之中;更可悲的是我們竟然對於眾生由我們而生的痛苦視而不見;最可悲的是,甚至在成佛這件事情上,修行者還要在自己與眾生之間,分一個孰先孰後!
阿秋喇嘛說: 其實外在的輪迴是內在煩惱的顯現。故而出離輪迴的意思是說,出離於我們對於妄想的執著。執著產生了無常和苦,這就是你需要去得見清淨本性的原因!而擯棄今生的實際做為,就是建立一個明智正確的緣起。那麼就從破除修行者最大的妄念執著---區分宗派、師門、黨類的概念開始,創立自己粉碎一切分別執著,具足大出離的因緣.
阿秋喇嘛說:
死亡並非像你臆想的那樣緩慢而充滿規律,它所出現的方式,因緣及時間永遠是無法確定的。由於死期的不定,你又怎能保證明年、明天或下一時刻自己不是在惡道中輾轉呻吟?所以死亡不會等待誰浪費了大量時間,還能輕鬆充分地做好迎接它的準備後,姍姍來遲,故當你看到死亡的迅猛與怖畏後,要放下對世間的追逐與執著,努力修行以圖改變命運啊!
阿秋喇嘛說:
眾生的生命如此無常,賢聖的存在與消失亦同樣無常。曾經有多少師佛和不可思議的智者已獲四大自在,神通變異的能力。在天空如同鳥兒一般自由飛翔,在水中猶如魚兒往來悠遊。即便當初他們曾將世界自在地盡握掌中,現在能留給世人的,仍然不過是一個名字而已。因此當你體會到上師在輪迴中所顯現的無常本性後,要放下對世法的追逐與執著,並以實修實證的行為好好珍惜與明師相遇的每個剎那啊!
阿秋喇嘛說:
一個人能夠在現世中遇到一位證得究竟智慧的上師,依止他,經由他的指導而生起強烈的出離心與菩提心,並通過親近上師身語意而湧現對實修實證的渴慕,進而全身心的擯棄今生,把自己投入到實證的行為中去,才是真正的暇滿難得之人生。
阿秋喇嘛說:
很多人因為自以為不去執著功德利益,而凡有放生皆不去好好迴向。孰知因果成熟,是必然之勢。不重視迴向,會導致大量功德轉化為人天福報,為將來往生乃至成佛,形成阻礙。
阿秋喇嘛說:
須彌山與鐵圍山等所構成的外器世界,在形成與堅固後,勢必也會銷毀與滅亡,它們雖謂是世間最為牢固的東西,卻仍然不能避免無常的規律。而當你看到宇宙萬物也會毀滅的事實與本性後,要放下對世法的追逐與執著,它對我們毫無意義啊!
阿秋喇嘛說:做一個真正追求解脫的人,一個真正追求解脫的人,若慾不忘失動機而又能精進修行,並從現世中獲取利益,則傾刻不要忘失出離心的要義:輪迴的苦、空、無常。
阿秋喇嘛說:人總是在為追求快樂而努力生存,而你可否認真思惟過自己所追求的任何一件大或小的事物能否恆久不變,永遠把握?所以痛苦多來自於自己不曾仔細觀察並思惟一切事物的無常本性。由於無常的諸多變化,苦便產生,更產生了由苦所生的更多痛苦。
阿秋喇嘛說:由六道所構成的芸芸眾生,有誰能夠避免生、老、病、死的規律?有誰可以遠離求而不得、怨憎相會、與愛別離的痛苦?又有誰可以遭受到這一切後,仍然覺得生命不是危脆和難以決定的?故當你觀察到一切眾生的壽命無常後,要放下對世法的追逐與執著,它對我們毫無意義啊!
阿秋喇嘛說:萬物有出現必有毀敗,有積聚必有失盡,一切諸法沒有恆常而又堅固的,所以你在活著時要時常思惟三惡道的痛苦。地獄刑具的種種厲猛,緣乎於嗔怒的火焰;餓鬼的種種飢渴,緣乎於吝嗇不肯布施;畜牲道的辛苦與勞役,緣乎於沒有善惡因果的正確信念。此世間最大的生命,如圍繞須彌山的一條大魚,由於恆時的飢餓而不得不吞噬自己的尾巴。然後再從須彌山、妙高峰、推及七大海等,又有多少多如塵埃般的眾生相互傷害,吞噬及恆時受苦。而我們一旦失去今生,就馬上要為活著時的貪嗔癡付出代價,想想再次獲得人身的艱難,又何必追逐於世間的種種執著,要在還能改變下墮命運時把握機會啊!— —努力修行,不被輪迴所選擇。
阿秋喇嘛說:總之,追求現世的安樂,忘記此後的道路,則樂一時而苦永世。追求出離輪迴,現世辛苦無比,則苦一時而樂永世,這樣的苦樂,望諦聽者聞而思惟,擯棄今生!
阿秋喇嘛說:所以具備大慈大悲,拔除一切眾生輪迴、煩惱及給予他們以解脫成佛的目的與動機,是你自己拔除輪迴、煩惱並且解脫成佛的關鍵要訣。因為在所有修持所獲得的功德之中,身、語的功德並非最大,且由於分別妄念的作用,由之產生的功德也是無常的。所以真正的善良絕不能摻雜世法八風的目的,不能為了世法八風的利益而去建立功德,這樣的功德也是不足以令人解脫的。想要建立不是無常並且清淨恆久地為自己所把握的功德,除非是內心深處生起了真正的慈悲心與菩提心。
阿秋喇嘛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一不是由菩提心的攝持而獲成就的。以此發心的殊勝,努力兌現讓眾生成佛的誓言並實踐上師恩賜的教授,以維護菩提心的善根;在相續中,不間斷地行持,以至於逐漸破除了修行與不修行時的界限,於日常生活、任何功用中不斷修行,形成三昧的力量。然後終有一日,得見並安住於本性之中,這便是正行的殊勝。就所建立的功德而言,無論做任何大或小的好事,若心中只有自己,僅能獲得相應的一份功德;若心中有十個人,則所獲功德會自然增長至十倍;若心中有千萬億人,所獲功德則是百千萬億倍。可想而知,當把功德發心迴向於無量眾生時,內在產生的功德,即便是佛菩薩也難以描述和稱量了的。故而修行者在迴向時,要觀想十方諸佛菩薩在自己的面前,將自己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身語意的功德,以及一切修法中安住而生勝義菩提心的無漏功德,迴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一切宗派的師尊三寶,祈其長久住世、永轉法輪;迴向一切眾生解脫成佛。發心、正行與迴向時,都應有世俗菩提心攝持的部分及勝義菩提心攝持的部分。
阿秋喇嘛說:由前者而引發自己與一切眾生成就化身與報身的功德,由後者成就證悟法身的境界。故勝義菩提心的迴向(即安住於清淨本性之中)是最殊勝的迴向。這樣的話,由於從始至終都有菩提心所攝持故,建立了修道的發心殊勝,正行殊勝與迴向殊勝。這三種殊勝的直接利益便是將自己所做的一切功德,最大程度地利益了師佛眾生及自身的解脫成佛,否則,它們會成為有漏的人天福報,淪為無常的犧牲品。
阿秋喇嘛說:發心和證果的剎那,可以獲得相同的功德。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就是因為生起了清淨的菩提心,並由這種讓一切眾生成佛的願力,使得自己生起廣大精進的勇猛之心。以觀見無常而無畏於修行的勞頓辛苦,以相續的悲心而斷除我執與法執,終於以圓滿證悟本性而救度了無量眾生。故而你們要愛護一切父母眾生勝過於愛護自己,千萬不要做任何傷害眾生利益的事情.
阿秋喇嘛說:我們藏族可能是祖先有羅剎血統的緣故,有吃肉的習慣。而實際上在你未能有使這個動物趨往解脫的能力前,出於口腹之欲而不惜殺生,噉食,乃至取其皮毛,這種貪心的果報會使你至少在五百世中做這樣的動物而被人宰割、屠戮。漢族佛教徒在飲食上多數食素,這是非常具備慈悲心的。一切眾生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你又如何忍心去吞嚥因為疼愛我們而造業受苦的父母的肉呢?
阿秋喇嘛說:一個人決定生起擯棄今生的出離心,和令一切眾生成佛的菩提心後,將面臨如何正確利用今生,如何盡可能快的讓眾生成佛的問題。那麼,首先你要明了自己的皈依處——上師三寶。對於上師三寶的皈依,由於區別於外道僅皈於氣脈、明點的妄想執著故,是最究竟的皈依。之所以要皈依於佛,緣乎佛菩薩們已徹底淨除了自己的貪嗔癡,並安住於清淨本性之中,當你依止他們之時,就是全然依止於自己的本性之時,所以對佛產生信心是一個人成佛的關鍵。皈依於法,即是皈於如何修行成道的方法。那麼你該先悉數聽聞與思惟怎樣斷除貪嗔癡的方法,然後致力於不間斷的實踐.
阿秋喇嘛說:實踐過程中必然會因為淨除業力而三毒減少,因而感知了佛菩薩的無量恩德,由知恩之心的生起,又會生起更加廣大深邃的信心,再由信心的加持,最終導致修行者的成就。皈依於僧,此處特指賢聖僧,即上師。這種上師現世已自在地將貪嗔煩惱轉化為五種智慧;安住於清淨本性並具備調伏一切眾生的能力。他本身就擁有了佛菩薩的德行,他的身、口、意就是佛法自然顯現的代表,故一個真正的上師本身就是佛、法、僧三者的總集。
阿秋喇嘛說:譬如我所派遣至漢地的益西加措與尼科,在亞青二十多年的閉關苦修中,早已證得了佛菩薩一般的功德與利益,故你們應當生起清淨的歡喜之心而依止。在僧眾中,還有一種雖已去除五毒煩惱,但還未能得見本性的人,由於不具備究竟的智慧,是不能做為依止以求解脫的對象的;又有一種雖現出家僧相,但外無悲心、戒律,內無內證功德,僅僅是穿了一件僧寶的外衣而已;更加不能依止,以免出生以盲導盲的悲劇。不過就佛菩薩的顯現而言,是沒有固定的形式的,他們會隨眾生入生死,而於六道中現種種善惡的形象來教化不同因緣的眾生。故判斷賢聖不能僅從外表的聲名與行為入手,而是要看他是不是一個安住於清淨本性及具備使你得見本性並安住本性能力的人.
阿秋喇嘛說:一個人能夠在現世中遇到一位證得究竟智慧的上師——依止他,經由他的指導而生起強烈的出離心與菩提心,並通過親近上師身語意而湧現對實修、實證的渴慕,進而全身心的擯棄今生,把自己投入到實證的行為中去,才是真正的暇滿難得之人生。你們觀察一下苦難的六道,相對於多如塵埃般的墮落惡道的眾生,能夠再次做人的有多少,做人後能夠學習佛法的有多少,學佛的人中能獲得上師教授修行的有多少,修行的人中切切實實實修實證的有多少,通過實修實證獲得解脫的又有多少?
阿秋喇嘛說:所以你應從上師那裡獲得的第一個正知見便是——實修實證。只有實修實證,才可能從教法中獲取利益,解脫並成佛。不實修實證的下場是什麼? ——唯有下墮。
阿秋喇嘛說:弟子與上師的緣份,分為外、內、密的因緣。當你遇到一位與自己有緣的上師,對他的功德與外在生起了強烈信心,並誠信依止的話,這是與上師建立了一個外在的因緣;然後你可以實修實證,便與上師建立了內的業障而產生證悟的能力,由於弟子不顧艱難困苦地依教奉行,實證的力量淨除了無始劫的業障而產生證悟的能力,安住於清淨自性之中,屆時,你便與上師建立了最密不可分的因緣。由於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你將永遠和上師在一起作用!
阿秋喇嘛說:所以,畢生應當追求的,是與自己上師內在的相應。因為他已自在地安住於清淨的本性之中,通過你生起的無限信心及感知恩德,相續的證悟便會生起。而弟子的根器,實際上是無所謂上下的。所謂善根者,無外乎指那些具足信心,並精進實修的人。故而你們一定要放下對於今生的貪著與眷戀。因為無法棄捨世法的話,就不能精進、安住、修行及解脫了。
阿秋喇嘛說:以上所有的開示只是言語簡單的開示,若你們僅作一般談話而聽,則永遠無法明了更深的含義。自己回去仔細觀照,慢慢修證,才可能獲得真正的受益。希望大家能思惟出離心、菩提心和上師介紹之正知見,爾後實踐這些教言,達到安住自性的目的。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終結台灣中國佛教會

始於白聖!終於圓宗!

台灣人之所以與之共業
在於冷漠!

今日的台灣佛教政治化,你的下一代法身慧命被毀,台灣人得受此報!
台灣人得受此報一點都不會讓人憐憫

一共十八屆被消失的是道安長老與章嘉大師?

從大陸時間和台灣時期的兩個時期,依白聖長老擔任的職位特質和時間,白聖長老的性格含有以下的幾項特徵﹕
             1  為一政治意涵極為濃厚者,與黨部的關係匪淺。
             2  具國際化性格。好樂於海外弘法和各類國際性會議、活動。        
             3  重視傳戒。但對佛制的改革,曾提出類似日本佛教的方案,即可娶妻生子等。
             4  活動力旺盛。聖嚴法師曾指出﹕「白聖長老的最大資本是能夠隨時入睡,又能通夜工作、不勝其煩而又 不愁其類,這的確不是常人所可做到的。但也已因忙不勝忙,故對教會的長久性的建樹就很有限」。(釋聖嚴﹕一九六七)            

            這四項簡單的歸納,如果再反映到中佛會所辦的活動,我們將可更清楚地看出白聖長老對中佛會的影響,並印證聖嚴法師對白老與中佛會的批評,其真實性究竟如何。下一節,我們可先對中佛會活動予以分析。

關於佛教界人士不願投入中佛會的原因,由下列事件中,可見一斑﹕
            一、中佛會與善導寺分不了家,但善導寺的財務卻時有問題,一九六○年曾爆發監院和尚想趕走董事會的李子寬居士之糾紛(釋樂觀﹕一九七六)
            二、第八屆理監事會,悟一和尚企圖賄選 (唐湘漬﹕一九七四)
            三、一九六九年,中佛會主持影印一批卍字大藏經,有數百万元的款項,下落不明(普愚﹕一九七五)
            四、中佛會馮永禎秘書長處理的「募捐孟加拉重建孤儿院」案內經費莫測高深,猶如墨盒子 (趙鐵肩﹕一九七五
            五、傳戒論於為收集戒費、接受速成僧寶 (釋聖嚴﹕一九七九) 因此,中佛會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其委員會數的增減圖、倒也相差不遠。除了委員會數的變化外,中佛會的組織結構,實可以從垂直分布和空間分布兩方面來看。

~~~~~~~~~~~~~~~~~

請看下面當今台灣中國佛教會裡歷任理事長的名單!
https://www.facebook.com/china.buddha.wiki/

讓人想到國民黨台灣總統的歷任名單,沒有李登輝和陳水扁一樣幼稚和可笑!所以容我稱下面的理事長的名單為:
中國國民黨政治和尚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的名單:

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歷任名錄表列如下:
白聖長老 1960~1963 年 1967~1974 年 1978~1986 年
道源長老 1963~1967 年
悟明長老 1986~1993 年
淨心長老 1993~2001 年
淨良長老 2001~2010 年
圓宗長老 2010~2018 年

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始於白聖長老,終於圓宗長老!
若中國國民黨1/16日在台灣消失了,圓宗長老是否將成為末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
為腐敗的台灣佛教贖罪,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為何第幾屆理事長都不敢標明?
http://buddhism.lib.ntu.edu.tw/museum/formosa/org/org/01.html

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政府從中國大陸遷移來臺灣,由當時的高僧 白聖長老等人,在臺北市十普寺設立中國佛教會臺北辦事處,並經奉准復會,一九五二年八月二十五 日,在臺北市善導寺召開第二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推選章嘉大師連任第二屆理事長。從此會務步入 正軌、至一九九三年第十二屆止,由白聖、道源、悟明長老等人歷任理事長。一九九三年九月至二○○一年九月,第十三屆暨第十四屆理事長,均由淨心長老連任。

1937年章嘉大師任第一屆理事長,1952年章嘉大師連任第二屆理事長,1993年第十二屆止,由白聖、道源、悟明長老等人歷任理事長?中間消失的是誰?白聖長老(1904年-1989年)是關鍵!
白聖長老一生掌控中國佛教會長達30餘年!又為何道安法師消失在名單裡?


一、道安法師日記
  本書正確名稱應該稱為《道安法師遺集》,遺集共十二集,若加上《道安長老紀念集》一共是十三集。《道安法師遺集》前四集主要是道安法師(1907-1977)的論著,從第五集開始至十二集是其日記,記述時間從1947101日至197512月底。
  《道安法師遺集》的編輯者是圓香(劉國香)居士,自1978年初受松山寺住持靈根法師之命,展開編輯工作,至1983年完成,前後凡六年餘。關於道安法師日記的撰寫與內容,圓香居士說:「……安公日記,乃信手而書,字跡潦草者不少,而且有很多不是寫在正式的日記簿上,有時寫在檯曆上,有時是記在隨身的小冊子上,甚至有小紙片者,整理查證,實在要很大的耐性。……有關安公的日記部分,有人認為不應列入遺集,因難免涉及當代教界是非,招致四眾對安公身後的物議,這雖是出於愛護安公的敬意,然安公生前云:『日記是最真實的性情文字,沒有雕琢虛偽。』因此我們決定付梓保存,以提供後人研究這一代佛教情形的若干寶貴資金。同時也讓人瞭解一代高僧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形。」(註18

  道安法師在戰後的台灣佛教界是較不具山派色彩的,在日記中披露當時的彌勒內院學僧動向、中國佛教會派系的糾葛、善導寺的人事紛爭等,都直言無諱。其日記成為研究大陸來台僧侶互動的重要資料,也因為如此,在日記出版後才會引起「物議」。不過,道安法師日記確實為戰後台灣佛教的研究留下歷史見證。比較可惜的有兩點,一是道老有時候隨性記在小紙片上,故有許多日記都因此而喪失了;其次是編輯者為了顧全大局「為親者諱」,許多人名則以□□代替,這是美中不足之處。

二、白聖長老日記
  20038月,淨心法師將白聖法師(1904-1989)的日記編排出版,他在序文中說:「家師  白公上人從民國五十四年八月五日開始寫日記,每日不斷一直寫到圓寂(農曆二月二十七日)一個多月前──民國七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農曆正月二十三日),連續寫了二十四年。」(註19

  白聖法師的日記是從196585日正式寫起,當時的背景是參與世佛華僧大會,整個日記的重點則有「弘傳戒會、講經弘法、領導佛教會、寺院權益」(註20),這對研究當代台灣佛教,以及世佛會、華僧會等海外活動,是第一手資料。日記第一集內容時間是19658月至196612月,目前至少已出版三集,不過,比較可惜的是,日記有部分並不完整,可能是遺漏或編者有意抽換之故。

2016年1月8日 星期五

乾慧地始於見性

『元日』
New Year's Day
乾慧地見性,後從性起修:
乾慧地後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再加等覺!故曰:四種妙圓加行

六祖: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Meditate on one's mind(欲見佛性)
No matter what school and which dharma doors you practice ; one' s need to understand your mind entirely (要先明心)

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故曰從乾慧地開始,行者都稱善男子!

~~~~~~~~~~~~~~~~~~~~~~~~~~~~~~~~~~~~
1/1/2016

有人跟我提到要經歷四加行,顯然他自己都不只不知何謂四加行?
更不知原來應該叫四種妙圓加行了!

師問。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作麼生說應底道理。德曰。如驢覷井。師曰。道則太殺道。只道得八成。德曰。和尚又如何。師曰。如井覷驢。

淨慧老和尚:
《法華經》有一段很驚人、很難以想像的譬喻,來間接顯明阿彌陀佛成佛以來的長久,這就是「五百塵點劫」。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成佛,是五百塵點劫以來已經成佛 了,而我們五百塵點劫以來,還漂泊在這紅塵之中。那麼,五百塵點劫到底有多長呢?難以想像!《法華經》怎麼說明呢?「有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的世界, 這樣多的世界,已經是無法形容了,那麼,把這麼多的世界磨為微塵,我們算算看,這些微塵有多少?無法計算!這些微塵,每經過一個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世 界,就放一粒微塵,再經過一個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世界,又放一粒微塵,直到這些微塵都放完了,你看這些世界有多少?想像起來會讓人暈眩。好,把這些世界又通通都磨為微塵,一粒微塵算是一劫,這些劫就沒辦法形容了,這叫「五百塵點劫」。 

聖一老和尚:
不但心思道斷,悟道也不是時間性的,道裡無早晚的時間,亦無過去、現在、未來,從未有一個人在過去悟道,他不敢講出過去的時間,他亦不會講是現在、或是未來悟道。在妙法蓮花經裡,很多人以為釋迦牟尼佛在四十年前悟了道,世尊卻說,那只是人、天、阿修羅說的,諸大菩薩不會這樣說;世尊是塵點劫以前悟道,所謂「妙寶蓮花劫外香」,那朵蓮花不在劫內香,是在劫外來香,威音王以前嘛,那就是言語以前悟道了,妙寶蓮花是在劫以前有香,不是在劫後有香。

所以你們不用憂慮佛法不平等,你現在悟道是那個道,將來悟道也是那個道,過去悟道亦是那個道,道裡無時間性,大道無古今嘛,因此觀音菩薩說他修行時,心思思不到,口講講不到,又沒有時間性,他就獲四種不思議的「無作妙德」。甚麼叫做「無作」?無作而作,無為而為,無應而應,無現而現,好像明鏡當臺,胡來胡現,漢來漢現,鏡裡有甚麼?沒有東西的,無現而現出山河大地一切像,亦稱為無作而作。

請把上面的公案先看懂後,才有下面的菩提路!
乾慧地見性,後從性起修: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瑩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即以佛覺用爲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爲暖地。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爲頂地。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爲忍地。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從乾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

從乾慧地開始,行者都稱善男子!

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向
即清淨四十一心也!

十信,十住,十行,十向接著是“四種妙圓加行”

「如是重重單復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單者有七,如乾慧、暖、頂、忍、世第一、等覺、妙覺
復者有五,如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

一名局限一位名單
一名總括十位為復
單有七重,復有五重
謂之重重單復十二

單是『乾慧、暖、頂、忍、世第一、等覺、妙覺』
複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

了妙覺明心是名為菩提心,從此妙覺明心上合下同,修菩薩行,歷五十五位菩提路,便成等正覺。

五十五位菩提路:
乾慧地後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再加等覺

「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
乾慧地+如來法水
意即見素法身後接如來法水


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

何謂如來法水?
「諸菩薩萬行」的「首楞嚴定」

2016年1月3日 星期日

離了胡餅和饅頭



聖一老和尚過堂開示:

大慧杲禪師拿著一支竹篾講開示:「喚作竹篾即觸,不喚作竹篾即背。」孔子不識字,祖師不會禪。有人問六祖:「黃梅意旨什麼人得?」六祖答:「會佛法的人得!」那人又問:「和尚會佛法否?」六祖答:「我不會佛法!」祖師不會禪。所以,我們一定要離開那兩條路,食花生不知道花生的味道就是無明,知道花生的味道則觸,你就是凡夫。所以孔子不敢說自己識字,免得自己犯觸;六祖不敢說自己會禪,免得犯觸;國王也不敢說自己做國王,只以朕自稱。

所以人家問六祖:「你是否得了黃梅的衣缽?」六祖答:「不敢!」我們做法師亦復如是,人家稱我們法師,我們如果自己說我是個法師,那便頭上安頭,犯了觸!如果真正的法師,人家問你:「你是不是法師?」答:「不敢!」自己不敢承認自己是法師,因為一切法不能自觸,指不能自觸、眼不能自見、耳不能自聞,這樣便對了。若眼能自見那便是觸、指能自觸那便犯觸、耳能自聞也犯了觸,所以一定要離開那兩條路。如果不知道花生的味道便是無明,如說花生好味道便是執著,花生不講自己是花生,花生說自己是花生便頭上安頭,這名為觸。但花生也不能夠說自己不是花生,如果說不是花生便是無明,如果花生說自己是花生便是執著,所以修行人一定要離開這兩條路。拜佛不要說自己拜佛,免得執著;也不可以不拜佛,免得無明。

所以修行若能離開那兩條路,你便可以明心見性。因此飲茶去!若果飲茶不知道味道便是無明,飲茶知道味道你便是凡夫,茶不能飲茶嘛!你怎可以講飲茶知道味道!所以古人說:「不觸不背。」不能觸,自己是出家人,自己不能說我出家,說自己出家便觸;又不能說自己不出家,說自己不出家則背,所以離開觸、離開背,離開兩頭便見性成佛。

有人問雲門禪師:「如何是祖?」答:「超佛之談!」胡餅不說自己是胡餅,也不說自己非胡餅,是非兩亡便見性成佛。所以做任何事情不要有觸,不要說自己是善人、自己精進、自己持戒、自己進步、自己用功,這全都犯了觸。又不能不做,如果不念佛、不持戒、不精進、又不坐禪,這便犯了背,所以不觸不背。

因此,大慧杲禪師拿著竹篾跑香道:「喚作竹篾即觸。」竹篾不說自己是竹篾,若你說是竹篾便觸;「不喚作竹篾即背。」若你說它是別的東西,你便違背了這竹篾。所以:「喚作竹篾即觸,不喚作竹篾即背,去此二途,道一句來!」悟道的人便能答,未悟的人答不出來,喚作竹篾不對,不喚作竹篾也不對。眼不能自見、耳不能自聞、指不能自觸,所以喚作竹篾即觸,不喚作竹篾即背。


五洩靈默禪師
初謁馬祖。次謁石頭。便問: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石頭據坐。師便行。頭隨後召曰:〝闍黎〞。師回首。頭曰:從生至死祇是這個。

首楞嚴經言: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盼。佛告阿難。汝頭今日因何搖動。

靈默禪師的回頭和阿難的搖動的頭
兩個頭一個隨聲而動,一個隨色塵而動

善根成熟的靈默禪師霎時識到那個不動的便悟了!

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阿難言:見性尚無有止,何來有動?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