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宗門祖師篇~祖師密行之道
密行者隱其道行,不欲人知也也?
錯!
世間人皆愚痴也,如何能辨祖師之道行也?
密行者乃欲避鬼魔神障其道!
是故,今之密行者有與魔共舞者,
有與儒家君子之道背道而行者
其目的乃在未出世之前,安然度過長養聖胎期.
~~~~~~~~~~~
謝謝小柯: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
如是者:本來如是也!
如是之法
唯證方知
語言文字只能方便示之!
所謂"密" 者
此密非當今密教之密
密者密行之密
碧巖錄第九十七則:
「洞山和尚一生住院,土地神覓他蹤跡不見。一日,廚前拋撒米麵,洞山起心曰:『常住物色,何得作踐如此?』土地神遂得一見,便禮拜。」
這就是洞山和尚之密行!
如明月藏鷺般
乃性融一切法也
一起心便是色
此時神鬼方能得見其跡
否則悟道證佛性定(即首楞嚴大定)之行者連佛菩薩想見都難
況凡夫神鬼!
今將言寶鏡三昧之心髓
寶鏡三昧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護。
銀盌盛雪。明月藏鷺。類之弗齊。混則知處。
意不在言。來機亦赴。動成窠臼。差落顧佇。
背觸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屬染汙。
夜半正明。天曉不露。為物作則。用拔諸苦。
雖非有為。不是無語。如臨寶鏡。形影相覩。
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嬰兒。五相完具。
不去不來。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無句。
終不得物。語未正故。重離六爻。偏正回互。
疊而為三。變盡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剛杵。
正中妙挾。敲唱雙舉。通宗通途。挾帶挾路。
錯然則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屬迷悟。
因緣時節。寂然昭着。細入無間。大絕方所。
毫忽之差。不應律呂。今有頓漸。緣立宗趣。
宗趣分矣。即是規矩。宗通趣極。真常流注。
外寂中搖。繫駒伏鼠。先聖悲之。為法檀度。
隨其顛倒。以緇為素。顛倒想滅。肯心自許。
要合古轍。請觀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觀樹。
如虎之缺。如馬之馵。以有下劣。寶几珍御。
以有驚異。黧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
箭鋒相值。巧力何預。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非情識到。寧容思慮。臣奉於君。子順於父。
不順非孝。不奉非輔。潛行密用。如愚若魯。
但能相續。名主中主。
~~~~~~~~~~~~~~~~~~~~~~~~~~~~~~~~~~~
2010/4/29
這主題一開始
我就壓了一張底牌
"到底泰首座悟了沒?"
今天就將要把這張底牌
在大家面前掀開了
洞山良价與曹洞宗風
徐文明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又據《洞山語錄》,洞山與泰首座冬節吃果子,問:「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且道過在甚麼處?」泰云:「過在動用中。」洞山便令侍者掇退果桌。
此物何物?與秘藏形山之寶無別,即法身如來藏,雖本體空寂,不妨起而為諸相用,雖起而為相用,而不為相用所拘,故動用中收不得。洞山問過在什麼處,是說此物為何動用中收不得,泰首座答言過在動用中,是說正因為它常在動用中,所以動用中收不得,這一回答本身並無錯誤,因為物可拘外,不可拘內,如師子兒,威壓百獸,卻不奈身中蟲何。然而洞山的本意,是強調此物的主動性與能動性,並不是強調動用本身,泰首座老在動用上動心思,事實上是本末倒置,故洞山掇退果子。 洞山不肯泰首座才掇退果子嗎?
我們來看祖師們怎麼說:
洞山果子誰無分。掇退臺盤妙轉機。
今夜為君輕點破。牡丹花下睡貓兒。(明極祚)。
洞山玷辱家風。首座埋沒自己。
雙雙繡出鴛鴦。千古扶持不起。(運菴巖)。
如果大家還不會祖師意
當然想看懂得靠本事
梅庵就擺明告訴大家
上面兩位祖師都非常肯定泰首座
包括洞山
即便是道"不知"的永覺和尚
全部是肯定泰首座
那為何掇退果子?
就是因為肯定才要掇退果子
有人知道其中密意嗎?
所以徐文明和園丁
當然都被天下老和尚舌頭瞞去了!!!
~~~~~~~~~~~~~~~~~~~~~~~~~~~~~~~~~~~~~~
2010/4/28
光喊人人都是釋迦佛有什麼屁用!!!
在宗門沒有虛偽這一套
在走的當下
得各憑自己本事
明明自己還在地上爬
卻要裝出一副慈悲像我雖然走在前面
但是決不會把你丟在後面
鼓勵你也很厲害!
告訴大家
在你還沒走爬到山頂之前
你都沒有資格
自以為是走在前面
這條路是用累劫在計算的
不是這一生而已
你怎麼能知道
別人過去生走到哪裡?
光是虛偽口中說說是沒用的
若真慈悲的話
就發願去找得道高僧
辦幾場禪七
不但自己受益
讓同參道友也受益
否則光喊人人都是釋迦佛
有什麼屁用!!!
現在繼續看
永覺和尚
這一位禪師更是了得
不但收下泰首座和同安顯
連洞山都不得放過這才是宗門本色!!!
永覺和尚
昔洞山冬至日。吃果子次。
垂一問云:
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過在甚麼處。
泰首座答云。過在動用中。
洞山喚侍者。掇退果卓。
洞山此問。心倖不少。首座雖是一員老將。怎奈龍門點額。
後來人爭要為首座出氣。
看來要吃洞山果子。俱未得在。
惟有同安顯。別云不知。
此所謂猛火場中橫身直過。刀鎗林裏掉臂獨行者也。
至於老僧。則不然。
但答云:不動用中還收得麼。管取洞山縮舌去也。
~~~~~~~~~~~~~~~~~~~~~~~~~~~~~~~~~~~~~~~~~
2010/4/28
到底泰首座悟了沒?
越來越精彩了
請大家繼續享受祖師們的饗宴吧!!!
洞山與泰首座冬節喫果子次。
乃問:
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動用中。
動用中收不得。 且道過在什麼處。
泰曰:過在動用中。
山喚侍者掇退果桌。
同安顯於過在什麼處下代泰云:不知。
洞山問:動用中收不得。 且道過在什麼處。
泰曰:過在動用中。
光這一問句
一來一回
就能知道洞山與泰首座的深淺!!!
若不是洞山老人
焉能常在動用中?
又焉能知動用中收不得?
那泰首座深淺如何?
且道
泰曰:過在動用中。
到底泰首座悟了沒?
又同安顯這位代答者
他知道泰首座悟了嗎?
若泰首座悟了
為何洞山要侍者撤退水果?
如果那些到處喊我開悟的人
還不知道到底泰首座悟了沒?
請趕緊懺悔去!!!
甚至有自言得大法的人
請來告訴梅庵
到底泰首座悟了沒?
否則請再反省一下
自己到底得了什麼法?
~~~~~~~~~~~~~~~~~~~~~~~~~~~~~~~~~~~~~~~~~~
2010/4/26
因何動用中收不得?
我們把聖嚴法師說的
聖嚴法師說:
所謂動用,是從清淨的自性而取智慧的功用。
拿來跟宗門祖師一對照看看
就知道台灣媒體產物下的大師
是怎麼跟人家有天懸地遠之別
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洞山悟本禪師語錄)
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
一物指的是自性
雖然涵蓋天地
卻見不到
常在動用中
如何動用?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
普請摘茶,師謂仰山曰:終日摘茶,只聞子聲,不見子形,請現本形相見。仰山撼茶樹,師云:「子只得其用,不得其體。」仰山云:「未審和尚如何?」師良久。仰山云:「和尚只得其體,不得其用。」師云:「放子二十捧。」(景德傳燈錄卷九,溈山良祐)
仰山撼茶樹時
就是靠他動用
動用中收不得
重點來了!!!
有誰知道?
因何動用中收不得?
~~~~~~~~~~~~~~~~~~~~~~~~~~~~~~~~
2010/4/25
動用自性之境地
"六祖壇經的思想"
聖嚴法師說: 所謂動用,是從清淨的自性而取智慧的功用。
在聖嚴法師口中的自性
好像是身邊的包包
隨手可以取用
若是這樣釋迦牟尼佛還要笨到苦修六年嗎?
請問什麼是"動用三十六對"?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請問什麼是"出沒即離兩邊"?
生滅滅已
請問什麼是"自性動用"?
寂滅為樂
請問什麼是"生滅滅已"?
動用自性之境地
如何是動用自性之境地?
六祖是這麼開示的
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
偈曰:
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何為真實義?惟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
以知五蘊法,及以蘊中我,外現眾色像,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不作涅槃解,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令汝捨邪見。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
看完六祖強言說
哇~~~
我都看得懂
但看得懂就是嗎?
今天就請走到的人
得有自己的說法!!!
否則才剛沾點佛法的
就大言開悟
還認為人家高推聖境
堅絕否認"一悟即至佛地"
至少去看看祖師們
人家開悟後是怎樣的境地?
再衡量一下自己
若還無法自己衡量
還是覺得自己的開悟
一定得讓天下人知道
請來梅庵
告訴大家
你是如何動用自性?
不要用別人說過的話
請用自己的話說
~~~~~~~~~~~~~~~~~~~~~~~~
2010/4/24
請問什麼是生滅滅已?
昨天園丁的回應:
即離與寂滅為樂有什麼關係啊
老師一定知道!!!!
園丁 於 April 23, 2010 02:55 PM 回應
~~~~~~~~~~~~~~~~~~~~~~~~~~~~~~
先把前帖拉出來!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 」
這兩句話擺在一起
大家應該會恍然!
請問什麼是"動用三十六對"?
請問什麼是"自性動用"?
請問什麼是"出沒即離兩邊"?
請問什麼是"生滅滅已"?
"生滅滅已"是很重要一個關卡!!!若有人道得出
如何是"生滅滅已"?
一定就知道寂滅為樂!請不要給我字面上的解釋!!!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
師曰:『汝何處未明?』
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於此疑惑。』
師曰:『汝作麼生疑?』
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 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本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
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所說,即色身外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斯乃執吝生死,.著世樂。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豈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斯乃謗佛毀法! 聽我偈曰:「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妄立虛假名,何為真實義?惟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以知:五蘊法,及以蘊中我,外現眾色像,一一音聲相;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不作涅槃解,二邊三際斷。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吾今強言說,令汝捨邪見。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
志道聞偈大悟,踴躍作禮而退。
~~~~~~~~~~~~~~~~~~~~~
2007/1/28
說一切法莫離自性
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
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
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
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
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
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
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
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
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
師言:
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
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
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如何能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不離自性?
唯看到話頭者也!
汝若不信
如何是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請道一句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